上周下的雪到今天都没有完全消掉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新一轮的雨雪已经在路上了
降水时间: 主要出现在17日夜间-18日白天;
降水区域: 主要集中在北部大部和中南部部分地区;
降水相态: 北部地区17日夜间为雪,18日白天转雨夹雪,降雪量2~4毫米,局部地区超过5毫米,积雪深度1~3厘米,局地超过5厘米;中南部部分地区为小雨或雨夹雪。
具体预报如下:
今天下午到夜间: 全省多云转阴天,北部大部和中南部部分地区有小雪或雨夹雪,北部局部有中雪,中南部部分地区有雾或轻度霾。最高气温:北中部及南部山区3~9℃,南部其余地区9~13℃;最低气温:高寒地区-12℃左右,北部及中南部山区-9~-3℃,中南部其余地区-2~4℃。
明天白天到夜间: 全省多云转晴天,北部部分地区有雨夹雪或小雪;降水过后全省有4~6级、短时7~8级西北风,北中部局部地区有浮尘或扬沙。最高气温:北部及中南部山区-1~7℃,中南部其余地区7~14℃;最低气温:高寒地区-16℃左右,北部及中南部山区-14~-8℃,中南部其余地区-7~0℃。
后天白天到夜间: 全省晴天,有4~5级西北风。最高气温:北部及中南部山区-2~7℃,中南部其余地区7~11℃;最低气温:高寒地区-17℃左右,北部及中南部山区-12~-8℃,中南部其余地区-7~-1℃。
山西发布大风蓝色预警
山西省气象台2023年2月17日15时43分
发布 大风蓝色预警
预警区域:
全省大部分地区
预计明天白天到夜间
预警区域内大部分地区可能受大风影响
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
或阵风7级以上
请有关单位和人员做好防范准备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大风工作;
2.关好门窗,加固围板、棚架、广告牌等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妥善安置易受大风影响的室外物品,遮盖建筑物资;
3.行人注意尽量少骑自行车,刮风时不要在广告牌、临时搭建物等下面逗留;
4.有关部门和单位注意森林、草原等防火。
降水落区图
今明天我省多雨雪天气
加之与前期降雪间隔时间短
需注意防范路面结冰和能见度下降
对交通出行等方面的不利影响
雨雪天气过后
大风降温接踵而来
明天
全省有4~5级、短时6~7级西北风
北中部局部地区有浮尘或扬沙
后天风力减弱
全省有4~5级西北风
大风天气大家要合理安排出行
外出谨防高空坠物
远离临时搭建物
注意防风防火和交通安全
(▲点击图片可放大)
昨天
我省各地
阳光在线 气温回升
南部的一些地方最高气温还超过了10℃
今天白天
我省大部地区气温继续回升
午后全省最高气温:
北中部及南部山区3~9℃
南部其余地区9~13℃
(▲点击图片可放大)
明天开始
在大风的拉扯下
全省各地气温下跌
尤其最低气温方面
大部最低气温较前期下降6~8℃
北部局部可达10℃以上
城市天气预报
(▲点击图片可放大)
太原
晋中
阳泉
晋城
长治
临汾
运城
大同
朔州
忻州
吕梁
关于“雪”你知道多少?
这些“冷”知识刷新你对雪的理解
↓↓↓
雪究竟有多重?
看似小小的雪花
其实也有不容小觑的威力
能够将树木压断
令房屋倒塌
2016年1月22日,浙江安吉孝丰镇一家木制品厂房被雪压塌 图/中新网
那么
你知道雪究竟有多重吗?
又该如何估算雪的重量呢?
首先要了解
降水量和积雪深度这两个概念
降水量是指 气象观测人员用标准容器将12小时或24小时内采集到的雪化成水后,测量得到的数值,以毫米为单位。
积雪深度就是 通常我们看到的雪的厚度,是积雪表面到地面的垂直距离,以毫米为单位。
通常情况下
一毫米降雪能积多少雪
与地面温度和雪中的含水量等因素有关
如果地面温度较高,雪落到地面就立马会融化,也就不能形成积雪;
如果雪中含水量大,积雪就相对薄一些,而含水量少,积雪深度就相对深一些。
数据显示,在通常情况下,1毫米的降水量,在北方相当于下了8至10毫米厚的雪,在南方则相当于下了6至8毫米厚的雪,主要是因为北方雪的含水量比南方低。
1毫米降雪积雪量南北方差异对照
新雪的密度约为每立方厘米0.05-0.1克,由此我们可以大概推算出:
据此
100平方米的平面屋顶
如果积雪20厘米厚
那么房顶就会承受1至2吨的重压
如果是简易搭建的房屋
风险可想而知
▼▼▼▼
那么
又有人问了
南北方的雪危害性一样吗?
▼▼▼
事实上
在南方地区下的雪和北方地区下的雪
虽然都是雪
但却有些不同
这又引出了两个新名词:
“干雪”和“湿雪”
举个例子
通过看打雪仗的效果
你便可以轻松辨别干雪与湿雪:
一出手就四散开来的雪就是干雪
↓↓↓
而这种极易成团的雪就是湿雪
↓↓↓
干雪 一般多分布在东北、新疆等地,雪中只是冰晶和空气,这种雪就是干雪;干雪粘性低,易被风吹走,落在屋顶和衣服上不留湿痕。
湿雪 多为南方产,雪中含有许多水分,一般是几片雪花粘连在一起,形成大雪片;容易附在物体表面,不容易被风吹走,有粘性,在地面和衣服上都留有湿痕。
湿雪的含水量大
危害性相对干雪来说更大一些
“干雪”“湿雪”都是怎么形成的?
其实“干雪”“湿雪”
是由降雪时的空气温度所决定的
我们都知道雪花是由冰晶构成的
只有空气温度在 0℃以下 的时候
冰晶才不会融化
雪花从高空降落,气层的温度始终在0℃以下,这就使得它们能够以雪花的姿态, 降落到地面而成为 “干雪” 。
有的时候,高空的温度在0℃以下,但在接近地面时,却遇到稍高于0℃的气层,雪花落入后还没来得及全部融化便落到地面了。 于是就成为半融状态的 “湿雪” 了。
当气层的温度高于0℃时,它们就不得不变换雪花的姿态, 融为水滴而降落,这就是 雨。
图片来源:新华网
气温起起伏伏
尤其早晚气温变化较大
早出晚归需把握穿衣节奏
注意防寒保暖
谨防感冒
来源:中新网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