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12时,无锡市滨湖区政府大楼一间办公室里,几个年轻人围坐在一起,查阅资料、讨论问题、修改表格,忙得几乎忘记了时间。赵宣轶伸展了一下身体,稍作休整,梳理起一上午的“战果”——一沓国家级人才项目申报材料,上面一连串企业和高层次人才的名字仿佛闪着微光。“这可都是宝贝啊。”他笑眯眯地说。
赵宣轶的身份是一位人才专员,他更喜欢称自己为“人才保姆”“人才管家”,因为只要是人才提出来的诉求,大到投融资、小到逛公园,他都要尽可能地提供贴心服务。在无锡,有着一支近3000人规模的人才服务专员、工作专员队伍。他们跟踪人才需求、协助申报项目、协调解决困难,为无锡打造“近悦远来”的高品质人才生态贡献力量。
服务好人才衣食住行“关键小事”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刘彤是驻点在蠡园开发区的一位人才专员,她的包里常年备着一本人才政策手册。大学生创业有哪些补贴,高技能人才申报需哪些条件,每当有人来咨询,她都会拿出手册让别人有据可查。她还随身携带一本笔记本,上面记满了各类人才需求清单:创业指导、安居购房、子女教育、健康疗养……每提供完一项服务,她就打个钩,暂时未达成的,便将对方的联系方式置顶,时刻提醒自己。
前不久,园区芯领域、易矽等几家企业新引进了人才,提出申请人才公寓。得到信息后,刘彤依次陪同这些企业人才前往属地房管所,咨询最新政策以及房源、地段、价格等讯息,协助他们填写审批表。
“引进大学生可以领补贴的补申报政策出来啦!”最近,刘彤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十一科技,这让企业喜出望外。原来,企业去年底招录了一批新员工,却错过了当年的补贴申报。“小刘就一直把这事放在心上,积极与人社部门对接,确保政策应享尽享,让我们感觉很暖。”企业人事负责人直夸刘彤办事靠谱。
索力德普是入选新吴区“飞凤人才计划”的人才企业,创始人屈先生对人才专员的“一条龙”服务点赞连连。由于是外籍人才,在购买保险、办理签证、子女入学等方面总是遇到“卡壳”问题,每当这时,他和夫人就会请身边的人才专员“出马”。少了后顾之忧,屈先生的创业之路格外舒心。
“服务好人才衣食住行‘关键小事’,可以让人才心无旁骛创新创业。”高新区党工委委员、新吴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韩杨说,人才专员好比企业与政府沟通的“桥梁”,只有努力打通人才服务“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才能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
在陪伴企业成长中实现“双向奔赴”
“亲历人才创业的艰辛,才深知眼前成功的不易。”去年底,胡埭镇引进了一家主要从事氢燃气轮机研发制造的初创型企业。秦怡航作为人才专员,与公司创始人王永志博士“一对一”挂钩。
在公司注册初期,小秦经常与王博士沟通,宣传省、市、区人才政策,并针对王博士自身条件,帮他规划、打磨创业人才项目申报,让其可以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技术研究上。由于公司处于初创阶段,人才需求量较大,小秦还积极对接招聘机构,组织企业参与校园招聘。“看着公司发展壮大,我也很有成就感。”她说。
为胜任人才专员这份工作,无锡高新区科技创新促进中心的常丽娜把自己塑造成了“六边形战士”。“能帮忙对接上下游产业链企业吗?可以为我们找融资渠道吗?想和高校合作,能牵线搭桥吗?……”走访企业的过程中,她经常带着人才诉求辗转于金融、科技、工信、人社等部门,解决的问题越多,自己学到的知识也越多。去年,无锡高新区(新吴区)国家、省级重点人才项目入选数连续第五年全市第一,这其中也凝聚了人才专员的心血。从准备书面材料到面试答辩,常丽娜和伙伴们一路“助攻”,为人才成长默默付出。
在滨湖区委组织部人才科科长杭昀竹看来,科技含量高、人才属性强、成长性好的初创型企业最需要人才专员的精心“陪伴”,而人才专员服务到最后,助推的不仅是项目、人才、技术等高端要素的集聚,更是创新人才和城市产业的“双向奔赴”。
争做一流营创环境的“幕后英雄”
“构筑人才高地和创新高地,需要一流的营创环境。”无锡市委组织部人才处处长袁晓雷说,无锡聚力打造海归第一站、双创首选地、营创最优城,全市人才专员队伍正争当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金牌店小二”,激活无锡人才引育留用的“一池春水”。
事实上,无锡高新区十年前就有了“创业保姆”实施办法。当年的不少“保姆”,已经成为了企业管理层中的中流砥柱。如今,该区围绕产业链和人才链打造“百人助千企服务团”,遴选了250多名人才专员,建立起“人才吹哨、部门报到”服务机制,全面提升人才服务效能。通过鼓励企业开发科研助理岗位,一大批高校毕业生也被吸纳参与科研相关工作,加强科技人才储备。江南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毕业生李晨炫便是这一制度的受益者,他说:“一众资深工程师手把手带领我做项目,我有信心快速成为一名合格的研发人员。”
滨湖区去年率先组建了一支专职的企业人才服务专员队伍,首批公开招录38人。他们平均年龄25岁,60%毕业于“双一流”大学,63%具有企业工作经历。在经过任职培训、跟岗锻炼、专题辅导后,人才专员正式上岗,每人驻点1家企业办公,同时为其他4家企业提供跟进服务。为打通职业发展通道,滨湖区还探索建立专员职业体系,从资质认证、薪酬配套等方面出台管理办法,甚至推荐表现突出的专员任区属国企中层干部或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
江阴结合本地产业发展实际和人才集聚分布情况,由人才专员与企业联络员“点对点”对接,主动收集企业人才需求等信息,定期征求企业对人才工作的意见建议。特别当企业在技术开发、产品研发等过程中遇到瓶颈时,从政策倾斜、人才招引角度出谋划策,为企业加速发展注入“催化剂”。
“能为专家人才在无锡干事创业尽一份绵薄之力,我很荣幸。”赵宣轶袒露心声。无锡人才济济的背后,正是有了这样一群不为大家所知晓的“幕后英雄”,“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归属感更浓了。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