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都是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也是水族文化的中心流传地,这里位于贵州省西南部,县境内山脉绵延、植被良好、土地肥沃。以工艺精巧图案秀丽闻名的马尾绣就诞生在这里。马尾绣,顾名思义,就是以马尾毛为主要制作材质的刺绣。马尾绣是水族妇女世代传承的特色传统手工制作技艺,主要流传于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的水族聚居区。
(资料图)
水族马尾绣不但制作材料独特,制作手法也是独树一帜。制作好的马尾绣精美绝伦、华丽大方、具有浮雕质感、远远望去宛若一幅彩色浮雕,具有很高的文化和工艺价值,被人们称为“刺绣中的活化石”。2006 年“水族马尾绣”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为Ⅶ—23,遗产类别为民间美术。
今年34岁的马尾绣娘杨妹,只有小学文化,但凭借精湛的马尾绣技艺,被三都水族自治县凤之羽民族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聘为技艺总监,从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成长水族马尾绣行业内年轻绣娘的代表,多次获得各种荣誉和表彰,她用灵巧的双手为自己绣出了不一样的人生蓝图。
杨妹在制作马尾绣 三都非遗中心供图
照亮童年的一道光
1989年3月,春寒料峭,在三都南部水族聚居的水龙乡祥寨村下双组,偏僻水寨木楼里,一个婴儿的哭声打破小村的寂静,杨妹在一户普通的水族农户家呱呱坠地。由于家里姊妹多,杨妹的出生并没给这个家里带来多少喜悦。父母忙于田地生活,春种秋收无穷无尽。杨妹像田里的野草一样慢慢长大,她个子瘦小头发稀疏,是一个不起眼的小丫头。因家里条件有限,父母说女孩没必要读太多的书,认识名字就可以。就这样才读到小学三年级杨妹辍学了,除了帮父母做农活,没完没了的家务让小小年纪的杨妹感觉到生活的疲惫。在这些灰暗的日子里,她最高兴的是和妈妈一起做马尾绣。每当这个时候,妈妈就会将手洗净,小心地拿起放在门后的竹篮,里面装马尾毛和各色的丝线以及妈妈绣了一半的围腰。这时候,妈妈的脸上表情柔和,她会轻言细语地教杨妹搓马尾、绣花。杨妹灵动的小手上下挥舞,搓出的马尾线匀称而细致。搓马尾线、放马尾线、放结,16岁时,杨妹制作的第一床马尾绣背带,卖了好个价钱。她给家里添置了很多东西,也给自己买了一套新衣服。对于杨妹来说,马尾绣就是妈妈的笑脸,是一家人的好心情,在那些贫乏而枯燥的日子里,她感觉马尾绣是一道光,照亮了她幽暗的生活。
马尾绣手艺带来了好生活
有了马尾绣,杨妹看见了生活的希望,做完农活和家务,她把所有的空闲时间都用来制作马尾绣。一有时间,她就和长辈们探讨技艺技巧,然后回来独自琢磨,她仔细观察自然界的花花草草、鱼虫鸟兽,加上用自己独特的理解,用针和线表达出来,凭着天赋,她将色彩的渐变运用自如,她的每一件马尾绣品都唯美动人,栩栩如生。渐渐地,附近的村寨里,大家都知道有一个马尾绣绣得好的小姑娘。经常有人到家里来订制她做的马尾绣背带和衣服。妈妈看她做马尾绣的收入不错,就不再叫她做家务和农活,让她在家专职做马尾绣。有时订的人多了,她忙不过来,妈妈和姐姐也来帮着纺线、搓马尾线等。
2008年,杨妹嫁到了附近的孟寨村,在繁忙的生活里,她还是一有空就制作马尾绣。婆婆杨娘是当地有名的马尾绣制作能手,在婆婆的指导下,杨妹技艺突飞猛进。远近村寨的人都来找她订制马尾绣背带和结婚用的马尾绣嫁衣,马尾绣成了她们家的主要收入。当同龄的姐妹妯娌们都选择外出打工时,杨妹在家里木楼的栏杆上做马尾绣,看着的院子里玩耍的两个孩子。“收入也还不错”,杨妹满足地说。当时,她不知道的是,马尾绣带给她的还远远不止这些。
水族马尾绣创意产品 徐健 摄
马尾绣工艺品 朱进/摄
以惊艳的技艺化茧成蝶
2014年春天,空气里糅杂着青草和花的香味,杨妹如往常一样在木楼边做马尾绣,春天的太阳暖暖地照在身上,杨妹的觉得生活惬意而满足。忽然,一个人的到来打破了她平静生活。这个大家称呼为黎总的人在城里开了一家销售马尾绣的公司,常常来向她订制马尾绣背带,因为出的价钱总是比别人多一点,所以杨妹对她印象比较深。黎总说:“县里举办马尾绣技能竞技大赛,你手艺这么好,怎么不去参加呢?这次比赛主要是选拔年轻的绣娘。”杨妹听了,心里很纠结,她有点顾虑,自己没多少文化,普通话又讲得不好。虽然做了这么多年马尾绣,她对自己并没有什么底气。她听说,韦桃花、宋水仙、韦应丽几个马尾绣大师担任评委更是不敢去。黎总鼓励她,怕什么?就当去城里玩一趟,得不得奖有什么关系呢,你对自己的手艺不是很自信吗?在黎总的鼓励下,杨妹打通了那个在心里默念了很多遍的报名电话。“至今,比赛的场景常常像电影一样出现在脑子里。”杨妹说。这次比赛中,杨妹的马尾绣作品“尼诺朝阳”获得了一等奖,作为最年轻的获奖选手崭露头角。
2015年,她被凤之羽公司聘为专职绣娘,杨妹一直工作在马尾绣展示生产第一线。2022年,凤之羽公司把杨妹提拔为公司的技艺总监,工作在单纯的刺绣基础上增加了很多。“确实比原先忙很多,但我也迅速成长了。”杨妹笑着说,因为公司人少,她常常身兼数职,而且做得很不错,得到公司的一致认可,这是她原来万万想不到的。现在,她的工作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首先是水族马尾绣技艺活态展示。杨妹日常在凤之羽公司的水族非遗项目体验中心工作。凤之羽水族非遗项目体验中心是一个主要以展示、销售和体验水族马尾绣等非遗项目的开放平台。有游客到凤之羽水族非遗体验中心来参观学习,杨妹负责接待介绍讲解,并作水族马尾绣技艺的活态展示,让游客直观地了解马尾绣的工艺流程。杨妹的普通话也变得流利起来。
马尾绣工艺品展示
其次是马尾绣绣样和高端订单的绣样制作。公司接到订单后,杨妹负责按照订单要求,绣出绣样,然后组织公司绣工按照绣样刺绣。杨妹负责全程指导,要把好刺绣的质量关。如2018年——2021年,凤之羽公司与法国乐途公司达成多项合作协议,开展对欧洲的马尾绣时装订制、法国品牌葡萄酒包装袋等,从与设计师沟通,到提供设计的马尾绣纹样、配色、打样等,都由杨妹牵头负责。为马尾绣走出国门,促进马尾绣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此外,她还担任了马尾绣研学体验活动的技艺教师。马尾绣技艺体验是凤之羽水族非遗项目体验中心的一项重要业务内容,每当有游客来进行技艺体验,杨妹除负责技艺演示以外,还要组织绣娘们,每10个游客配一个绣娘老师,杨妹指导她们如何教习,“不能只演示,要边演示边讲解”她耐心细致地指导绣娘,让绣娘们不仅展示马尾绣的技艺,还宣传其中的文化。
杨妹还是马尾绣技能培训班的培训技能课教师。她工作的凤之羽公司每年都要进行3至5期马尾绣技能培训,以提高签约绣娘的技艺水平和综合素质。杨妹担任技能课授课教师,负责教学员们马尾绣技能,特别是配色,她总是举实例,现场操作,耐心解答,受到学员们一致好评。在她的培训下,很多绣娘技艺提高,成为专职绣娘,不但公司创收,个人收入也提高,促进了马尾绣产业发展,为三都的扶贫巩固作出了积极贡献。
马尾绣绣制过程 王炳真 摄
杨妹的马尾绣作品 三都非遗中心供图
从2015年到2022年间,杨妹多次参加全省范围内的各类民族手工艺培训,她很珍惜学习机会,通过专业学习,技艺和视野得到提高,还相继被评为县级非遗传承人、州级传承人,获得了“最美劳动者”“黔南州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申请了“杨妹工匠创新工作室”,带领绣工们发展马尾绣产业。
比起年长的绣工,杨妹的眼界和视界更为广阔,除了传承老一辈技艺,她还会利用网络、多媒体来学习提升。在保留马尾绣核心工艺的基础上,她对马尾绣作了一些工艺改良,如此把传统的白线搓马尾线改为用彩线来搓制马尾线,使马尾绣更有表现力。另外,她还对马尾绣技艺的题材、色彩、针法等进行创新,使马尾绣焕发出新的艺术生命。杨妹将精湛的马尾绣技艺、美学功底和对传统艺术、民俗文化的理解融为一体,多绣法与马尾绣融合,运用新材料进行点缀,其制作的马尾绣变得更加多元和丰润,使绣品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高级感。
正是杨妹这样的年轻绣娘,接过老一辈传下来的技艺接力棒,以“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以文创设计赋能,让水族马尾绣这个古老民间技艺焕发出新的生命力,用小小的绣针绘出了人生的新蓝图。
来源 | 《贵州全域旅游》杂志
作者 | 潘 瑶 王 丁
编辑 | 刘 霜
二审 | 张 芬
三审 | 赵 林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