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苏芮”北上引发强降雨,北京启动防汛一级预警响应,本报记者探访——
暴雨中坚守的北京民警
(资料图片)
7月30日,史梦林在十里河桥下维护交通秩序。王传宗 摄
暴雨,部分地区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
大风蓝色预警,雷电黄色预警,暴雨红色预警!
据气象部门统计,随着“杜苏芮”残余环流持续北上,从7月29日20时至30日14时,北京地区全市平均降雨量62.9毫米,城区平均70.7毫米,均已达到暴雨量级。
为应对本轮极端天气,北京市公安局及时启动防汛一级预警响应,全警在岗在位,全面加强公交枢纽、高速公路、山区道路及易出现滑坡和塌方路段、人员密集场所等部位的巡逻防控及交通疏导,持续维护社会面秩序平稳,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7月30日下午,本报记者深入北京部分地区,探访暴雨中坚守在街头巷尾的北京民警。
“能保障路面安全有序,还是挺值得!”
30日午后,大风裹挟着暴雨从天而降。受瞬时雨量较大影响,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桥路面出现积水。
“赶紧!赶紧!上锥筒!疏导车流和人流!”正在这里执勤的北京市公安局交管局朝阳支队劲松大队民警史梦林大声招呼着同事处置险情。同时,正在路边待命的排水、应急等工作人员迅速上前清理积水。不一会,路面积水清理完毕,交通秩序恢复正常。
“从早上6点上岗开始就一直在路面上,衣服已经湿了干、干了湿好几遍了。”一边提醒行人注意安全,史梦林一边跺了跺脚,鞋里的积水从鞋面的小孔里喷了出来,“因为提前发布了暴雨红色预警,所以与平时相比,今天的车流人流减少了接近两成。我们更多的任务是应对降雨可能给交通带来的不利影响,配合职能部门处置路面积水等问题。”
据北京市公安局交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自7月29日北京市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以来,全市公安交管部门及时启动雨天高等级上勤方案,全警全员在岗,在城区主要道路、高速公路、山区道路增设岗位1063处;在120处易积水点段、484处下凹桥等重要点位会同排水等部门现场值守。
“确实有些辛苦,不过能保障路面安全有序,还是挺值得!”大风夹着雨点拍在脸上,透过满是水渍的眼镜片,史梦林眼神坚定。
据了解,北京全市交通运行整体平稳,未出现因降雨导致的区域集中拥堵。
“处置必须要快,避免小事拖大。”
“金台路站一共有7个出入口,我们准备了250个沙袋和一大批一次性雨衣,做好了随时应对突发情况的准备。”在北京地铁14号线金台路站,记者见到了正在站厅巡逻的北京市公安局公交总队马泉营站派出所副所长李翔宇和民警田阔。
“受红色预警影响,今天人流相比工作日下降二至三成。”在地铁站综合控制室,李翔宇详细介绍着站区的应对举措,“按照市局和总队要求,我们配合京港地铁有限公司全面落实防汛预案,按照每小时巡逻一次的频率,不间断在站区开展巡逻检查。”
积水到达警戒水位时如何处置?站外积水倒灌时如何应对?出入口有乘客滞留时如何疏导?在综合控制室,一张防汛图吸引了记者的目光。图中,防汛重点部位、车站应急处置关键点、防汛物资统计表、防汛应急联络机制一览无余。
“地铁公司对防汛工作做了比较完善的预案,如果出现突发情况,我们将按照预案协助配合做好防汛工作。”走出综合控制室,李翔宇和田阔开始了又一次巡逻。
“主要是检查有无安全隐患,同时为过往乘客提供服务。越是雨天,我们巡逻越要仔细。如果发现滴水、漏雨问题,要第一时间协调地铁开展维修、处置。”李翔宇说,“处置必须要快,避免小事拖大。”
“咱们脚底下泥巴越多,工地就越安全。”
雨越下越大,风越刮越疾!
“大家要打起精神,做好充分准备,确保万无一失!”17时,位于北京丰台的某轨道交通工程土建施工现场办公室里,北京市公安局公交总队轨道建设保卫支队副支队长刘祺正在给工地应急抢险队伍做着动员。
“目前,工地的所有排水泵满负荷运转,确保土建施工现场不出现积水。”据轨道建设保卫支队副中队长贾志远介绍,自7月29日北京市发布暴雨红色预警开始,工地建设方和施工方分别组织了一支20人的应急抢险队伍,确保工地绝对安全。
“受暴雨影响,目前由我们支队管理的全市182处施工现场均已停工。支队第一时间组织警力对各工地开展巡查,确保安全。”动员结束后,刘祺和贾志远各自抄起雨伞钻进雨中,向土建施工现场走去。
“水泵运转正常吗?有积水吗?目前的应对措施能否保证绝对安全?”一边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工地的泥路上,刘祺一边询问建设方和施工方的安全负责人。
刘祺介绍,目前182个工地全部启动防汛应急预案,共组织各类工程防汛抢险队伍156个、3786人。
“压实责任,强化督导,做实防范。”督导结束后,刘祺和贾志远在一块石头上蹭着鞋底的泥巴。“咱们脚底下泥巴越多,工地就越安全。”
作者:王传宗 吕品璋 张思元 龙昊
来源:人民公安报
关键词: